热门关键词:
公司新闻
您的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 > 正文

简述同声传译的技巧

时间:2022-3-15 11:05:03 浏览:1

同声传译工作除了有能力和水平问题外,同时也还有技巧问题。只有很强的传译能力,没有很好的传译技巧,工作还是不会做得完美。如果把能力与技巧有机地结合足来,工作肯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。下面几点是译洁济南翻译公司总结的同声传译工作技巧,供大家参考:


1. 同声传译的一个基本技巧就是要熟练地运用切分句子的技术,也就是断句技术,即在译员传译时听到第一个分句相对独立的信息时,即可将其变化为相对完整的主句,并适当添加必要的语法成分,并预先判断下一个分句的意义。这样,一个较长的句子便被分解切分成为几个短句。在此情况下,同声传译员不必等话讲完后再译。听众此时每次听到的都是相对完整的短句和信息,听到了发言人所要表达的思想。掌握这种长句切分技术,对同声传译员来说十分重要。尽管发言人滔滔不绝,同声传译员只要熟练掌握了切分技术,便可较为从容地将如流水不断的讲话内容,同步传译出来。当然在切分长句时要考虑分句和独立的信息两个因素。


2. 同声传译员在同传工作中要实行双耳分工,用主导耳收听发言人讲话,用另一耳监听自己的传译译语情况,以便在传译过程中作适当调整。


3. 译员在传译过程中,必须进入“发言人角色”。译员要忘掉自己的同声传译员身份,而是以发言人的身份在发言,这样有利于表达发言人的真意。有人把此技术叫做“转换头脑”。我们每个人都习惯于表达自己头脑中的思想,而不习惯于表达临时听到的别人的想法和讲话。据说有人做过试验;即让一个未经过传译训练的人复述用同一母语讲话的内容,结果复述得丢三拉四,且无重点。这说明不经过边听边译的训练,连传译母语都搞不好,当然更谈不上传译成另一种语言了。由此可见,“转换头脑”是一重要传译技巧,应予重视和训练。


4. 同声传译多在特殊的传译厢中进行,一般不直接面对讲话人和听众,只能听其声,不能见其人。在此情况下,同声传译员不能借助手势、姿势、表情等非语言手段来帮助表达思想。只能靠自己的声音来表达思想和感情。因此声音便成了传译思想的唯一“运载工具”。为了取得较好的传译效果,同声传译员必须十分注意运用声音的功能,正确地运用抑、扬、顿、挫的技巧,以增加译语的感情色彩,做到“以声传情”,引起共鸣。


5. 同声传译的另一个技巧是要善于利用间隙,补充简短插话和解释,俗称“打补丁”。即在发言人讲话语流中断或其他间隙时,同声传译员此时可以利用这种短暂间隙,添补简短插话,其作用有三:


(1)利用此间隙解释前面传译中未曾译清楚的问题;


(2)利用此间隙补救和更正传译过程中的误译和疏漏;


(3)利用此间隙插话、解释,可以避免冷场的尴尬局面。


6. 同声传译是一项高度紧张、又必须迅速反应的复杂活动,出现错译是不可避免的。一旦发现译错,同声传译员可以采取两种处理办法:一是同声传译员可以继续进行同声传译,待有机会时,以适当方式进行更正;二是同声传译员对所出现的错译也可不予理会,继续传译讲话。第一种处理办法更好。无论如何,同声传译员切不可将注意力集中在已发生的失误上,不可分散注意力,否则影响后面的传译内容,损失就更大了。发现误译后更应该沉着冷静,防止再次失误译错。


7. 同传过程中若出现个别主干词或短语未能听清,而传译又不能停顿,在此情况下,可以采取用中性或含蓄模糊词语代替,待从后面的传译内容中判断发言人的态度和该词语的真意,再作适当补正。对于实在无法顾及的短语,甚至句子,只有让它漏掉了,不必再去想它。


以上是同声传译的基本技巧,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要打好语言基础,在实践中进行刻苦训练和锻炼,总结出适于自己的传译技巧。

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公司简介
  • 合作案例
  • 新闻中心
  • 译员风采
  • 资质荣誉
  • 翻译报价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在线留言